shakuhachi

    作者:尺八学习网 日期:2019-7-16 16:03:14 查看:

    尺八在中国

    在东汉时期,竖篴已流传于民间。到了隋代,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,至唐则大盛,广泛用于宫廷乐舞。唐代吕才善制此器。《新唐书•吕才传》:“贞观(627—649)时,祖孝孙增损乐律,与音家王长通、白明达更质难,不能决。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……侍中王珪、魏微盛称才制尺八,凡十二枚,长短不同,与律谐契”。

    唐尺八(图片)

     

    宋代尺八,又称箫管,陈旸《乐书》有所记述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载:“后汉马融所赋长笛,空洞无底,剡其上孔,五孔,一孔出其背,正似今之尺八”。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,它与箫相近,但管身短而粗。后来箫、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,尺八渐少使用。

    尺八传入日本以后不久,就在中国本土被遗忘甚至绝迹了,然而经日本僧侣和民间艺人传习700年后,现在尺八已经成为日本最普遍的民族乐器,目前这个小小岛国有6万多人吹尺八,而在尺八的故乡——拥有十几亿人的中国大陆吹尺八者却座不满两桌,这个比例似乎太悬殊了。

    上个世纪末,日本尺八界大师们相继来中国寻根问祖,并义务教授尺八演奏和制作,然而由于尺八选材和制作工序极为考究,所以价格十分昂贵,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普通尺八卖到数千甚至上万人民币,对于中国人来说即使有心继承和复兴尺八道,也不堪承受价格如此高昂的尺八。中国笛箫制作师们也曾想自制尺八,但难于找到适于制作的竹材,而且尺八对内径的变化要求极严,在自然生长的竹管上填补挖切的工艺难于掌握,以至尺八迟迟不能推广开来。

    尺八在海外的传播


    隋唐之际,日本曾屡派“遣隋使”和“遣唐使”前来中国,许多中国乐器,流传东瀛。
    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,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。其中一只刻雕尺八,长43.7厘米,管上端开口,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。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。制作十分精美,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。第一孔上刻有二女,一者俯而摘花,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。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,另一女坐弹琵琶。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。此外还有玉尺八、牙尺八、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。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。

中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督 尺八 尺八箫网 粤ICP备13059348号 Copyright 2011-2021 © 虚空尺八(WWW.WANSHENGTANG.COM) KOKU rights reserved.
虚空尺八

工信部网站(粤ICP备13059348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