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松答箫友:请教憋气的问题
箫友:请教憋气的问题可能是习惯了吹南箫一类管径较粗的乐器,再吹一些小管径的如小紫竹箫、葫芦丝之类只需要很少气量的乐器时,就会有憋气的感觉,十分难受,甚至有时要一句乐句吹完了,气还没用完,要立刻把气呼尽,才再吸气吹下一句。不然会有窒息的感觉。
箫兄的蔽气感觉我也有,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,散步兄的方法很好!不过我还没能按排好每句乐句的吸气和呼气。。。以前我的解决办法是在吹低音时,鼻子同时出气,将废气排掉,但这样会形响音色和有少许呼气声。。。另一个大问题是关于喉咙异响,在吹箫时我的喉咙会不自觉的发出一些响声,另外听深衣的“梅花三弄”好像也有。
文松老师文章说这主要是不够放松和呼气用力支点引起的,我试着去做,自已觉得已经非常放松了,(或者自已觉得完全放松其实就是没有放松吧)用气支点却无法捉摸。不过现在已经少很多了,但没法完全解决。
文松答:关于憋气的问题气息的需要量需要做点调节,我的经验是:
一般情形下,气息的交换不刻意吸入大气量,除非有特别的长音与长乐句.轻松的吹箫是很重要的,放松而自然,不须在身体或心里任何地方紧绷;换气的地方其实可以很自在,顺其自然,留有余力而换气,
我有储备一个循环换气的技巧,用于不时之需,不管要多长的乐句要连,或憋太多气,可以自由调节,但口风需要在很顺畅控制下,浑厚的低音处比较难不着痕迹。例如纤细的高音处,那是谁也不知道你何时换了气.我先建议大家练习一下纤细,省力的口风,音淮不降低情形下,吹最小声的,同一首曲子练最小声的音量,特别是高音,如何吹最小声而平稳,音纯;例如吹长音,看看撑多久,至少要半分钟不断才通过考验.(吹第二八度的g或a),再来是练低音的厚度,这需要气量大的,练一练吐纳功夫.下回再谈!
文松:微笑与否若吹U形吹口需要点微笑的嘴唇,若是v形吹口,上嘴唇有点收缩并略向下抿;也没有绝对的标淮,每个人的嘴唇都有所差异,主要让箫声先结实,音量大小可控制自如为原则;音淮的掌握也可以维持,不能音音量而变化.两片唇的功夫式吹箫的最关键,它是不断开发的领域,就唇上功夫可以说个好久!
基本上吹箫(U形)与吹笛的口风是雷同,箫更重气息的控制,尤其长音;
有一点注意一下,了解一下你习惯口风是平吹,仰吹或俯吹,测量你的习惯口风,能上升多少音高,与下降多少音高,这上下幅度范围可看出你的口风在高处或低处?
我认为最好在中点;日尺八多半在高处(仰吹),我用的唐箫以平吹为标淮.
喉咙声响
吹箫时容易在努力吹奏时,出现喉声,是在口风与气息上多出了不必要的力气,尤其在练习新技巧时容易出现,控制上的紧张(或说用力),造成喉拢部分也跟着使力,不由自主地就出现喉音.
可以试试让喉拢深度略为扩张,口中含一点气在其口中,这也可以增加低音共鸣,另一方面反复练习容易出现的部分,让技巧纯熟,便能放轻松的驾驭,紧张之处减少.喉音就会减少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