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购尺八箫与保养
选箫与保养一 竹材选择洞箫的竹材与音色有相当关系,一般选择成熟够老的竹材为佳,至于竹材种类或木製,也有所差异,以竹製箫主要在于竹子在自然上已经形成自然中空内径,而且其纹路为直条纤维,由吹口贯穿至箫头根部,对箫声而言,对其物理震动共鸣条件,是有利的。笔者实验过乌木檀木製成箫,音色上虽也结实,但感觉透明度不如竹箫。竹子本身密度与生长年份有关,因为竹子一出生就那麽大,大竹的笋子出土就是那麽大,年份只是增长密度,不会扩大直径,因此要看竹子多少年份可以从其颗粒密度来看,另外从其质量与外表也可以了解,密度越高缩水越少,比重也会较高,太年轻的竹子,晾乾后表皮会皱皱的痕迹,就是缩水。另外与竹子种类也有关,孟宗竹的比重密度也比桂竹低,孟宗竹即使够老,依然皱皱外表。 竹材以自然为佳,很多乐器商为了美观或掩饰接合竹节,都去皮上漆,个人认为很可惜,竹子本身外层是最坚硬的一层(密度以外层最高,越靠内径越低,最内径一层保护层也坚硬,然后是竹膜),而且有一层自然蜡油质,尤其经过烘烤后,其油脂出表更是有如一层保护膜。自然竹材除了有不需样漆的自然保护外,还有其自然风格之美,支支不同。在质地厚薄上各有特色,以厚者可塑性高,音色相对厚实,但是新箫启用,以略薄者音量共鸣大,但穿透力以厚者为强,太过厚,或以补土变厚也不佳,箫声共振响应差,箫音也会失色。乐器越常用,经过时日吹奏的箫,其箫音与灵敏度都会更佳。二 音色与音准除了竹材特色外,影响音色的还有吹口方式与洞箫内径,吹口方式影响高音谐波的气声大小,内径影响箫声共鸣效果,虽然一样的音高箫声,不同内径会出现不同效果。略大直径的箫声听起来箫声会浓厚些,但不利于高音的吹奏,两个条件是互有优缺的,因此需要拿捏内径尺寸与适合的筒音音高,取其最佳点。在选箫时对音准的测试,有绝对音高、相对音高与及八度关系,绝对音高是基音频率,是否在音律的标准上,相对音高是每个音孔的自然音阶是否合乎律制。八度关系是同一音孔变化八度时是否是倍频。这三个条件都很好以后,可以检测一下超高音是否能吹到所要的音高。口风角度与洞箫音准有相当关系,往往因人习惯而异,部分还需因为吹奏者的不同,需要调整箫的音孔或吹口,以配合其口风习惯。也有因为选箫才发现自己口风不正确,而调整自己习惯的。三 保养与调整日本的皇室文物收集库正仓院还留有唐朝尺八箫(与南管洞箫雷同,只是吹口不同)。可见箫是可以保存久远的。洞箫的保养有几点注意的地方。防止龟裂最常见问题就是龟裂,因为温湿度的关系,竹子容易龟裂,尤其无表层的洞箫。龟裂的原因多半是竹子内壁与外表的张力不同,主要是吹奏时的湿气,让内壁膨胀,没有外表的内缩力就容易裂开,尤其冬天内湿外乾,内外温差大时。防止方法主要在于内壁的保护,一段时间对于内壁表面通以植物油,以茶油,或樟脑油,些许沾于通管布上,然后通管,吹奏后也随时以乾布通管,就是不让水分渗透累积于管壁之中,若是箫已经去皮上漆,除了上述外,随时注意外漆是否脱落,儘速补漆,以维持管表结合力。管内以油质保护主要是隔离吹奏时的水蒸气,若吹箫是以腹式呼吸,吹气是热气,含有水气很高,尤其冬天时,因此管壁的水分会很多,以此隔离水气,以避免吸收入管壁而造成张力变化而龟裂。笔者亲身经验,经过上述处理,即使韩国、加拿大零下温度环境、美国沙漠乾燥环境吹奏,也不曾发生龟裂现象。 |